现在的原材料工艺越来越精进,不是学材料专业的感觉心里确实含糊。前些年各类一次用品的不织布用的聚丙烯不是一种真正的“布”,与塑料的原材料溯源同来自石油副产品,我们提倡源头少消耗能源,节约资源,使用重复利用产品减少废弃物产生,因而最好不用一次性产品。不过,现在太多新的一次性用品消费,我也确实不太了解原材料根源,一次性杯子、一次性筷子,都是打着环保旗号在生产销售的。
我觉得就我们的理念来说,更重视的不是因为那个东西对自己不好所以不用,而是因为没必要消耗、可替代、或对其他事物会产生不好的影响(比如额外产生了一些垃圾)才选择少用或不用。
试想:以前没人用一次性洗脸巾、一次性杯盘碗筷,是不会影响生活质量的,但为什么现在用了并且越来越多呢?
我个人觉得:垃圾减量或分类议题,眼下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,实则还是分析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地球环境的影响。所以用与不用不是简单的能与不能,是我们分析和思考后觉得哪个更适合,更与自然友好的选择问题。
简单跟着时代走,跟着超市消费的话,没有什么不能,而且更时尚。我们是否真的需要那样?我们原本怎样?我们其实可以怎样?
原谅我的啰嗦:我自己对一些环保词汇也是这些年不断加深理解的。比如“可降解”,初期只觉得能降解就等于环保了,于是觉得是自己思考后的结果,觉得自己负责任了,环保了。后来陆续了解到,所谓降解只是消化在水或空气或土壤中我们肉眼看不到,溶解在其中了。但农场的伙伴们就会发现土质变了,海洋或河流里生物有了些许变化(这是看大卫爱登堡的纪录片感受到的)——原来它们并没有消失,极其细微的颗粒存于其中,造成了后续我们喝的水、呼吸的空气、土壤种植的食物产生了细微变化。
前几天农场班在纯草农庄,打碗花分享了她办农庄的初衷,就是自己过敏,看有名老中医后,被指出:或许不是什么东西本身过敏,而是吃了那样的土、那样的水种植出来的食物导致的过敏。打碗花自己说后来只吃自己农场种的菜,后来就真的没有乱七八糟的过敏产生了。
所以垃圾的终极目标是不用(即,源头减量)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但其实这事儿靠个人不用或少用并不起作用,但我们自然教育的目的不是影响么?影响的力量慢而深,持久而面广,这就是为什么会在课上提到不用的原因——做了不一定有用,不做永远没用。
所以大赞你们的思考与行动,手头有的,用完不浪费,也是思考和行动的结果,我也是这样。